
另一個角度:《海角七號》的神學
《海角七號》的神學 黃春生牧師
我曾在主日講道中推薦《海角七號》給弟兄姊妹看,在我看完後,我決定寫一篇關於《海角七號》的感想,要訂什麼題目呢?我想導演魏德聖弟兄是一位基督徒,必定可以從他自己所編、所導的電影窺探他的信仰意念,因此,我就將題目訂為「《海角七號》的神學
神學影子
有青年就問我說:「牧師,為何電影不叫海角六號、或海角八號什麼的?」
我想,這和導演的基督教背景有關。因為,在基督教裡「七」是屬於神的數字,有著神聖的意涵。片中,也有很多「七」,我想這不是巧合,而是導演的刻意安排,當然這要問他本人。
但是,我做為一位觀眾,我看到的是片中有七個主要人物,
未曾寄出的情書也是七封,甚至連男主角阿嘉家裡的日曆也一直停在七號,這讓我看到魏德聖想法中的神學影子。
不要忘了,彩虹也有七個顏色。而電影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,「難道,你不期待彩虹嗎?」,在片中,當下雨而苦惱演唱會是否能夠順利舉行時,這句話帶來盼望。這正像挪亞時代大洪水毀滅世界,一切看來是如此的晦暗,但上帝拯救挪亞及方舟,一個新天新地就此誕生,上帝對挪亞說:「我把虹放在雲彩中,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。」(創世記 9:13)
「難道,你不期待彩虹嗎?」我相信導演魏德聖藉由「彩虹」來表達他的神學思想。
魏德聖很基督教的名字,音與「得勝」相同。他從小在台南縣永康長老教會長大,他邀請自己的牧師—黃興全牧師客串,而片中拍攝教堂一景,則在屏東佳冬長老教會取景,甚至也請佳冬教會的詩班與會眾客串臨時演員。
就連飾演鍵盤手的小女孩—大大,起初是最不被看好,但是,片中藉由「牧師的按頭祈禱」,使得「大大」在祝禱後出現判若兩人,出現大大的好表現。片中不帶痕跡的使用基督教元素,我想這是他的電影神學。
甚至導演在接受採訪時,他說:「這一路拍攝下來,我每天都在禱告,甚至要求片場開拍不准有任何拜拜的行為。」一語道出他的心路。
喜歡尋找台灣歷史改編成電影來說故事的魏德聖導演,正計畫拍攝有關長老教會的「新樓」故事,預計籌劃十幾集劇情的連續劇,藉此展現他的信仰使命與理念。